气候多变 患儿增多
市直各大医疗机构积极应对
时值春夏之交的季节,我市天气变化频繁,持续暴雨与高温天气交相呼应,气候潮湿,容易滋生肠道病毒,引发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使得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多,不少儿童身体发出了“红色警报”。
最近,各大医院的儿科门急诊患者进入就诊高峰期,夜诊患儿多,尤其是市妇幼保健院医院的儿科作为我市儿科龙头,每天门急诊量近1500人次左右。为解决当前老百姓的困难,市直各大医疗机构克服重重困难,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缓解当前儿科门急诊患儿看病难的问题。
市人民医院院领导亲自带队深入一线协调指挥,分流患儿,于5月29日开始,又推出便民新举措:除继续实行原先的每天有儿科普通专家门诊、24小时有儿科急诊的基础上,每晚增设儿科夜诊门诊,晚上6:00-11:00,再在门诊二楼內科一诊区增设儿科夜诊门诊,派出专家、导医、护士、后勤保障人员等提供儿科夜诊服务。据统计,至6月3日,五天来儿科夜间门诊共接诊患儿275名。
为缓解儿科看病难,市妇幼保健院长期坚持儿科夜诊,在就诊高峰期平均每位医生一个班次接诊近百人次。近日,各部门相互协调,在确保住院病人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加门急诊排班的医生,儿科夜诊门诊医师从3人增加至4人,动员儿科专家利用休息时间出儿科特需门诊,由原来的1名增加至2名。同时,加强引导,宣传疾病预防和护理的知识,缓解患儿家长紧张的情绪。6月4日晚上10点,院领导率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再次深入急诊一线调研,当发现晚上10点以后仍有80多个急诊病人在等候时,强调向患者家属告知候诊情况的重要性和操作方法,强化急诊病患进行四级分诊:一级是濒危患者,直接分到抢救室;二级是危重患者,大多需要立即抢救;三级是急症患者,放到急诊室就诊;四级是最轻的一部分患者,既不属于急也不属于危,希望这部分患者能够利用一些社区医院、二级医院的急诊科解决或者第二天的门诊服务,避免占用大量急诊资源,导致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人力不够。
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儿科医疗队,走基层,入农村,于5月31日深入斗门区乾务镇虎山村,开展“关爱儿童进村居”系列义诊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一份特殊的“六一”礼物。乾务镇虎山村属我市西部农村,就医十分不变,时下又正值手足口病、呼吸道疾病等儿童常见病高发时期,市二院派出由4名儿科专家、3名护士等共8人组成的义诊服务队,携带药品、医疗器材、科普宣传资料、儿童节礼物等,深入该村,村里的家长们纷纷带着孩子早早地前来等候,义诊现场,群众和患儿人头攒动,络绎不绝。据统计,当天,共近300多名儿童和家长接受了义诊、体检和健康教育,赠送药品一万余元,发放各类健康宣传资料1000余份,派发礼物100多份。一名家长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到家门口给小孩看病,又认真又仔细,还给小孩送礼品,我们十分感谢!”
6月5日,市卫计局李子松、陈耀平副局长代表市卫计局专程到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调研并慰问门急诊一线医务人员,同时针对目前门急诊的状况给予切实可行的工作指导。市卫计局医政科对市二院、市妇幼保健院、香洲区人民医院各大医院落实临时增设儿科夜间诊室的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相关医院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急诊流程不合理、引导标识不清晰、医务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进行了迅速整改,尽可能地解决当前儿科患者骤增的诊疗问题。